淺談農業增加值的兩種計算方法
農業增加值,是指農業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活動所提供的社會勞動量的貨幣表現。即項目在報告期內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業生產貨物或提供活動而增加的價值,為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扣除農林牧漁業現價中間投入后的余額。它反映了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和對社會的貢獻。那么農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哪些呢?
農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1、生產法
它是從生產角度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
即用農業總產出減去農業中間消耗求得。由于農戶沒有健全的核算記錄,因此,農業增加值一般采用生產法計算。中間消耗指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物質產品的價值。
農業增加值通常采用生產法計算,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出-中間投入。
2、分配法
它是從分配角度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
是通過農業生產單位在生產經營和勞務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不含中間消耗的各種收入來計算。具體包括農業勞動者收入、福利基金、利稅、固定資產折舊及大修理基金和其他。
農業增加值通常采用生產法計算,即:農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更多信息請聯系實物資產管理系統專家、固定資產管理軟件專家-暢捷信息!
上一篇: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參考表第三篇——農業企業 | 下一篇:企業管理現代化包括哪些內容? |
關于暢捷 | 產品介紹 | 解決方案 | 合作伙伴 | 聯系我們| 收藏本店 | 設為首頁 | 法律聲明 | 客服熱線:400-1878-996
滬ICP備12034531號-1 版權所有(暢捷固定資產管理系統www.yanjunge.cn | )
相關搜索: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軟件 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bs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多少錢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哪個好 固定資產管理痛點及系統解決方案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初始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步驟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業務處理流程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作用有哪些 固定資產管理的目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