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的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解決傳統服裝企業中人工管理模式與市場要求的不適應,新型的現代企業供應鏈管理模式已經開始在傳統服裝企業迅速應用、發展。供應鏈在理論上主要包括四個并行的分鏈:物流鏈(MC)、信息鏈(IC),價值鏈(VC),技術鏈(TC)。因此,供應鏈管理(SCM)由四大塊組成,即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價值(資金)管理、技術管理,四大管理體系是綜合的有機整體,這樣的管理是集成化管理,在企業加快定單反應速度、降低生產成本、加強企業管理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傳統企業的數據主要由人工記錄生成,其特點是:速度與準確性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企業要求反應速度的后果很可能是統計數據與實際不符,企業決策者往往在不可靠的統計數據上做出判斷,增加了很大的經營風險;如果企業追求準確性,則很可能降低物流效率,提高生產成本,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速度從而丟失定單。這種矛盾在企業規模化以后尤為突出。
現代服裝行業企業應用條碼信息管理系統,解決了供應鏈管理在實際應用中與傳統企業管理模式之間的矛盾。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服裝企業在信息流管理上一改傳統企業人工記錄造成的弊端。應用投入小、運營成本低、技術成熟的條碼系統實現信息的快速、準確記錄,通過計算機網絡電子數據交 換(EDI)能夠對小到每一組件的物料進行物流的全程實時跟蹤,提高物流效率,封堵生產漏洞,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錯誤。企業根據需要在條碼中編入如定單號、物料號、流水號等信息,使產品在來料、制造、入庫、盤庫、出庫、銷售、質量跟蹤、甚至防偽等一系列商業行為中有了貫穿全程的可自動采集的標識,通過快速準確的產品信息流控制物資流向、資金流向、質量服務,其優勢不言而喻。
二、利用條碼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管理自動化
服裝業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一般采用多種形式完成。如:按訂單生產、按市場預測的計劃生產、合同分包、委托加工生產等,生產過程的關鍵是要控制成本控制質量。
(一)生產過程實現條碼化管理的目的
1、用料成本控制
所有使用的生產材料建立唯一編號,附有條碼標簽,建立了嚴格的領料控制。通過每種類型的產品材料清單,將產品生產計劃分解成為用料計劃,合理計算剪料余量,控制每批產品的材料用量和與標準成本偏差。
2、作業時間控制
通過設置在各作業點上的考勤鐘,記錄每個作業人員的工作時間,經統計分析,可以計算出每批產品的作業時間和與標準作業時間偏差。
3、訂單報價
對于每個接收到的訂單給客戶一直是一個頭疼的問題,由于有了單項產品的成本數據(作業時間和材料用量)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利潤空間。
4、質量過程控制
采用單體跟蹤技術(每個產品中的條碼識別符),可以對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各個作業環節進行質量控制,追究作業人員的責任。
5、生產統計
通過條碼識別標識,可自動完成產品的產量統計、廢品統計、用料統計等。
6、作業任務分解
在制造過程中,往往是多個品種混合制造,需要合理的安排任務,同時滿足多個訂單的生產任務。把一個批次分解成多個小任務單,分配給各個作業人員。通過在作業單的條碼識別符,可以完成作業單的分檢,控制作業單的完成情況。
7、計件統計
許多企業采用計件工資方式,計件統計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通過單體跟蹤技術,在每個產品上的條碼標識和生產作業單,可以很容易地統計每個工人完成的產量,對于殘次品還可以追究責任人員。
倉庫的條碼化管理:服裝銷售的周期較短,款色品種多,服裝企業的資金大部分占用在庫存商品上。庫存商品的積壓和失實對很多服裝企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不止是滯銷的商品,有時暢銷的商品也會造成積壓。一種商品都有它特定的消費群體和銷售地區,及時掌握這種信息要靠豐富的銷售經驗,也要有準確的統計數據。通過對企業異地庫存情況和銷售情況的及時統計分析,可以了解到企業不同商品在不同市場上的客戶接受情況,實現主動的商品調撥到適合的銷售場所,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減少庫存商品積壓現象。由于服裝類產品的特點是花色、品種變化得很快,因此要求服裝業的制造企業管理存貨周轉速度要不斷地提高。過季的品種要很地清出柜臺,換上新的品種。存貨不能積壓,積壓的產品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負擔。控制存貨的數量,保證銷售部門有合適的品種放在柜臺上,滿足顧客的需要;同時也要保證生產出的產品大部分都可以售出,不會產生大量滯銷存貨是服裝業企業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多庫協同作業 服裝業企業的產品為了流通的需要,往往分布于各地不同的倉庫中,以便調貨、配貨、補貨。倉庫的類型也較多,如:成品庫、周轉庫、零散小庫等。每日都需要監控各個倉庫的庫存量,以保證隨時查到各庫的存貨情況,以便及時跟蹤產品的物流過程。
倉庫收藏、發盤的作業 倉庫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保證帳面數量與實物數量一致,使用數據采集器可以很方便的實現商品收貨記錄的準確性及發貨、配送的自動化,使盤點存貨不會有遺漏和丟失。 先入先出 每個產品都有其使用期限,由于產品種類很多,在實際倉庫管理中通過手工記錄和保管員記錄很難保證產品的先入先出。通過單體跟蹤技術,可以給每個產品內置一個時鐘,也可以記錄每個產品完好狀態,這樣就能保證按指定要求期限實現商品的出庫作業。
缺貨報警任何一個倉庫出現某個產品的缺時,不但可以自動提示報警,還可以細分到款型、顏色、尺碼等產品構成的細節。即:某一款式的某些尺碼出現斷檔,可以立即提示保管人員及時補貨。
滯銷品統計 服裝業產品積壓倉庫是件非常頭疼的事情,通過滯銷品統計,得到每個產品(細分到款型、顏色、尺碼)的在庫停留時間,可以很快發現哪能產品滯銷、過季,可以很方便地提供降價決策加速產品銷售。 產成品的出、入庫 由于服裝行業的特點是產品種類、款式、顏色等方面變化很快。所以倉庫要保證及時準確的把產成品送到銷售的第一線,以便于領導行業潮流,搶占市場份額,這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實現倉庫的條碼化管理,并在出、入庫等環節采用數據采集終端,可以實現產品出、入庫更及時準確,使出入庫的產品信息及時準確的實現數據共享。
上一篇:條碼在服裝企業物流和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 下一篇:條碼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 |